1)50-70年代是怎么购买布料的
70年代之前还有很多绸缎庄,
基本还是30-40年代的经营模式。
高高的柜台,摆放着一卷一卷的布料。
很多布料还是宽度30厘米左右扁的卷。
当时都称一卷为一匹布。
爱美的女性是经常逛布料店算是常事,
看看有什么心仪的花色,
有什么新颖的布料,
看中了某个布料,
还可以询问营业员做具体的款式
需要多少米布料。
营业员都具有基本的裁剪知识,
一般给你的建议不会有大问题。
付了钱后,营业员把你的钱和票据,
夹在头上挂着的一个夹子,
然后用力一甩,夹子就沿着吊索向柜台飞去。
结好账,“找头”(上海方言:余下的零钱)
和发票又被夹着飞了回来。
营业员就把裁剪好的布料和钱票都给你。
一次当时那个年代的布料生意结束。
2)85年之后购买布料的日趋稀少
85年上海出现时装市场,
最具代表性的是华亭路服装市场,
就是路边摊,北方叫练摊。
第一批“万元户”在此挖到第一桶金。
同时,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商场出现
向私人出租柜台经商的开始。
随着时装的发展,买布做衣服的习惯
开始从颠覆下划。
3)2006-2008年,布料零售业面临寒冬
私人裁缝纷纷面临倒闭
2006-2008年,全球最大的服装集团
H&M, ZARA, 优衣库入驻中国。
H&M40元就可以买一条衬衫,
你还想去买布料,自己或找裁缝做吗?
做简单款的裁缝纷纷面临倒闭局面,
私人高级定制还在维持,
但最富有的人毕竟是少数,
未必人人能轮到为他们定制衣服。
但有特殊需求的定制还继续有市场,
比如有些特殊体型的中高消费客户,
低端消费客户复制高端时装的需求。
等等。
4)21世纪布料零售业进入网络模式
随着淘宝网2003年的成立,
网上购买布料成为了最常用的选择。
同时期,旗袍遇到复兴的机遇,
定制旗袍和爱好旗袍越老越多,
购买旗袍布料的人也开始繁荣。
5)未来布料零售业会如何
现在3D技术发展迅速,
以后网上购买布料可以有更好的体验感,
喜欢的布料在你要的款式上即时呈现效果。
3D缝制技术在最近也在不断发展。
以后缝纫机未必是水平面上缝制的。
几年前已经出现研制中的立体缝纫机。
缝制一条T恤只需要6.8秒。
作为个人爱好式的缝制还应该会继续。
中国传统文化的旗袍也未必会消失,
还是应该会有中国人喜欢和爱好。